2023-09-04 09:04:01 | 高三网
![]()
1、在甘肃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理科分数线是53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662;
2、在贵州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理科分数线是56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771;
3、在山西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理科分数线是57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198;
4、在湖北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历史类分数线是57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613;
5、在河南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文科分数线是57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958;
6、在安徽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文科分数线是57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79;
7、在广西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理科分数线是58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866;
8、在江西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理科分数线是58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380;
9、在湖南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物理类分数线是59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627;
10、在江苏2022的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物理类分数线是59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6679;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 1 | 海事管理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I段 | 539 | 5662 | 
| 2 | 海事管理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0 | 7771 | 
| 3 | 海事管理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71 | 7198 | 
| 4 | 海事管理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76 | 3613 | 
| 5 | 海事管理 | 2022 | 河南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577 | 3958 | 
| 6 | 海事管理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577 | 2679 | 
| 7 | 海事管理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3 | 6866 | 
| 8 | 海事管理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9 | 7380 | 
| 9 | 海事管理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93 | 10627 | 
| 10 | 海事管理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95 | 16679 | 
| 11 | 海事管理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98 | 9192 | 
| 12 | 海事管理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1 | 14755 | 
| 13 | 海事管理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2 | 10551 | 
| 14 | 海事管理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4 | 16456 | 
| 15 | 海事管理 | 2022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A段 | 639 | 6734 | 
| 16 | 海事管理 | 2022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672 | 2837 | 
| 17 | 海事管理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0 | 17086 | 
| 18 | 海事管理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80 | 8069 | 
| 19 | 海事管理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1 | 8431 | 
| 20 | 海事管理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04 | 21270 | 
| 21 | 海事管理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04 | 8664 | 
| 22 | 海事管理(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A段 | 636 | 6411 | 
| 23 | 海事管理 | 2021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665 | 3069 | 
| 24 | 海事管理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81 | 18746 | 
| 25 | 海事管理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2 | 7181 | 
| 26 | 海事管理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5 | 7925 | 
| 27 | 海事管理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1 | 9671 | 
| 28 | 海事管理 | 2020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2 | 8403 | 
| 29 | 海事管理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600 | 8642 | 
| 30 | 海事管理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4 | 8988 | 
| 31 | 海事管理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6 | 8200 | 
| 32 | 海事管理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0 | 12253 | 
| 33 | 海事管理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2 | 8242 | 
| 34 | 海事管理 | 2020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614 | 18188 | 
| 35 | 海事管理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8 | 9675 | 
| 36 | 海事管理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23 | 14322 | 
| 37 | 海事管理 | 2020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A段 | 638 | 6781 | 
| 38 | 海事管理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641 | 10082 | 
| 39 | 海事管理 | 2020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667 | 2818 | 
| 40 | 海事管理 | 2019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76 | 17378 | 
| 41 | 海事管理 | 2019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65 | 21085 | 
| 42 | 海事管理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7 | 5952 | 
| 43 | 海事管理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74 | 7999 | 
| 44 | 海事管理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7 | 8173 | 
| 45 | 海事管理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2 | 9792 | 
| 46 | 海事管理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4 | 11998 | 
| 47 | 海事管理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8 | 7951 | 
| 48 | 海事管理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2 | 9845 | 
| 49 | 海事管理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2 | 9529 | 
| 50 | 海事管理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5 | 14124 | 
| 51 | 海事管理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6 | 8011 | 
| 52 | 海事管理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7 | 9996 | 
| 53 | 海事管理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37 | 13470 | 
| 54 | 海事管理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本科批A段 | 695 | 2154 | 
| 55 | 海事管理 | 2018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 | - | 
| 56 | 海事管理 | 2018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66 | 16941 | 
| 57 | 海事管理 | 2018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7 | 5495 | 
| 58 | 海事管理 | 2018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8 | 6965 | 
| 59 | 海事管理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3 | 6349 | 
| 60 | 海事管理 | 2018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1 | 6657 | 
| 61 | 海事管理 | 2018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3 | 12285 | 
| 62 | 海事管理 | 2018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5 | 7605 | 
| 63 | 海事管理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8 | 12912 | 
| 64 | 海事管理 | 2018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0 | 8511 | 
| 65 | 海事管理 | 2018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611 | 14626 | 
| 66 | 海事管理 | 2018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2 | 8566 | 
| 67 | 海事管理 | 2018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2 | 9575 | 
| 68 | 海事管理 | 2018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18 | 7616 | 
| 69 | 海事管理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23 | 13700 | 
| 70 | 海事管理 | 2018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34 | 9901 |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武汉理工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5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2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92万余册。设有25个学院,建有5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296人,其中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等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390余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100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各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5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9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在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学校位列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第12,位列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第6。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4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异地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校企科技合作平台等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160余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358项,作为第一专利人获得中国专利奖4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3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7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1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 “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大学介绍资讯,敬请关注高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
2024-06-24 04:07:05
2024-05-13 23:04:45
2024-12-31 20:44:05
2025-08-09 01:59:52
2024-04-16 07:08:09
2023-09-01 1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