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22:47:40 | 高三网
![]()
1、在山东2023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分数线是64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730;
2、在黑龙江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分数线是59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80;
3、在陕西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分数线是61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07;
4、在湖北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分数线是61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00;
5、在河南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分数线是62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598;
6、在江苏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分数线是62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527;
7、在广西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分数线是62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13;
8、在安徽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分数线是62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801;
9、在山东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分数线是63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034;
10、在北京2022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分数线是64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765;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 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3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647 | 4730 |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94 | 1880 | 
| 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13 | 207 | 
| 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17 | 500 | 
| 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22 | 6598 | 
| 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24 | 4527 | 
| 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26 | 413 | 
| 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29 | 3801 | 
| 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636 | 3034 | 
| 1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北京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640 | 3765 | 
| 1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50 | 2978 | 
| 1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1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11 | - | 
| 1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19 | 3130 | 
| 1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635 | 831 | 
| 1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1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643 | 2544 | 
| 1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1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45 | 152 | 
| 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05 | 2278 | 
| 1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23 | 176 | 
| 1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北京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643 | 3269 | 
| 2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662 | 861 | 
| 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662 | 2360 | 
| 2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69 | 1572 | 
| 2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A段 | 691 | 559 | 
| 2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99 | 2275 | 
| 2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32 | 121 | 
| 2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43 | 2783 | 
| 2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47 | 1551 | 
| 2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53 | 144 | 
| 2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654 | 1633 | 
| 3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62 | 690 | 
| 3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664 | 423 | 
| 3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84 | 1164 | 
| 3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98 | 824 | 
| 3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上海 | 综合 | - | 本科批 | 568 | 2349 | 
| 3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38 | 131 | 
| 3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644 | 158 | 
| 3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天津 | 文科 | - | 本科批 | 648 | 124 | 
| 3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54 | 1863 | 
| 3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60 | 1288 | 
| 4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664 | 1350 | 
| 4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66 | 1180 | 
| 4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69 | 640 |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财经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先后任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现有各类在校生20470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66人,硕士生6509人,博士生1335人,留学生501人。有专职教师1001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
砥砺奋进,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学校正在为建设成为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校训】
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
【愿景】
基于卓越的研究和教学,努力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使命】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探索真理,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
匡时济民,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
传承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理念】
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
【战略】高三网
坚持现代化战略。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建设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信息化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持续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
2024-06-24 04:07:05
2024-05-13 23:04:45
2024-12-31 20:44:05
2025-08-09 01:59:52
2024-04-16 07:08:09
2023-09-01 1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