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5-09-26 10:17:20 | 高三网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高三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

林光华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讲师,其相关信息如下

  • 研究领域 :主要集中在道家哲学与魏晋玄学。
  • 教育背景
    •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专业为比较文学,博士论文为《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的诗学研究》。
    • 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论文为《论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 学术经历
    • 2005、2006年暑期赴台湾辅仁大学参加“西洋古典暨中世纪文化学程”。
    • 2009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刘静窗纪念奖学金”,并在德国游学。
  • 学术成果
    • 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如《中国文化视域下的还原理论——试析老、庄的“还原”理想与“意象”内涵》、《恒久与变动:论老子之道的特性及其诠释》等。
    • 参与了教材《老子解读》的编写。
    • 进行了翻译工作,如《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超验的政治:柏拉图理想主义自以为是的被动性》等。
  • 其他贡献
    •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倾听注者,了解圣人——注释传统之省思》一文,体现了他对学术传统与方法论的深入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

看一所学院怎么样,要看它的师资力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你:

学校有专任教师1700人,其中教授510人,副教授595人。学校拥有13名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3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曾宪义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9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5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388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已有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许崇德、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等教授8人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2005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了“国学院揭牌暨开学典礼”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等领导亲临典礼并做了重要讲话。何兹全、任继愈等国学大师和若干位学界泰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学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 国学院师资源力量雄厚。学校聘请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担任国学院院长(现为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 季羡林、饶宗颐、何兹全、任继愈、叶嘉莹五位先生任国学院学术顾问,王宁、方立天等40余名著名学者组成了国学院的专家委员会。学院从海内外聘请调入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史学院、哲学院选调部分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了国学院的基本学术团队,学院现有在职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学校还对国学院实行教师双聘制,文史哲相关专业的教师同时受聘于国学院,构成了国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学院聘请傅璇琮、王炳华、韩兆琦、庞朴四位学者为特聘教授,聘请荣新江、段晴等学者为兼职教授。国学院原有的博士生导师,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在原属学院继续招生。 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有志于继续深造者,可以继续在本院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国学院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导师制,由导师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术研究的前沿。以研究带动学习,是国学院重要的教学方法。国学院课程设置主要有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六年共180。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论语》研读”、“《左传》研读”等,此外还有“国学概论”、“海外汉学研究”等课程。 目前,国学院有三个年级的本硕连读学生和2006级博士研究生。2005年从人民大学在校生中遴选组建了2004(30人)级和2005级(共30人)两个年级,2006年通过高考招收了2006级(35人)。2006级有4名博士生。2007年国学院将继续招收本硕连读学生,扩招博士生,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文学院的区别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文学院的区别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院是一个较新的学术机构,目前设有文、史、哲和西域四个专业方向。由于其刚成立不久,一些方面还在不断完善中。

相比之下,文学院则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它与国内其他大学不同之处在于邀请了一些作家参与教学,并且专门设立了古典学实验班。这种做法与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视野。

总体来说,国学院更侧重于对中国传统学问的学习和研究,包括古代经典和哲学思想的探讨。而文学院则更加关注于古今中外文学的结合,以及文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

国学院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领域,如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以及古代历史文献的研究。而文学院则更加注重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创作,同时也涉及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两个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国学院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而文学院则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院。

总之,国学院和文学院各有特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院。 高三网

以上就是高三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怎么样?”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