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9 16:28:26 | 高三网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一、专业介绍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示范专业和国家首批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专业下设一个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方向。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GPS测量定位技术》、《工程测量》2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数字测图》、《控制测量》、《工程变形测量》、《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4门。本专业教学团队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面向新世纪高职高专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高专示范建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委员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制定了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测绘类指导性专业规范《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规范》;2008年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杨凌杯”测量技能大赛团体第三名,个人二等奖;2010年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拓普康杯”测量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和3个单项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郭海俊同学获国家测绘局测量技师资格,高林、刘波、陶洪业3位同学获国家测绘局高级工程测量员资格;2010年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南粤杯”测量技能大赛,获水准测量单项特等奖。现有专兼职教师4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0人。拥有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5个综合性实训室,拥有性能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GPS接收机50余套,尼康、索佳等多品牌全站仪120余套,计算机200余台,总资产价值1400万元,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经验。
二、培养目标
1.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高尚思想品德,掌握必需够用的测绘成图、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等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测量、测绘监理”等生产和测绘项目组织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高尚品德养德;掌握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数字地籍图测绘、土地管理、工程测量应用能力,从事房产地籍测绘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1.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在学习高等数学、计算机制图、大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控制测量、规划测量、GPS定位测量、摄影测量外业、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工程监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英语、测绘法规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训练。
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方向)
在学习高等数学、计算机制图、大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地籍测量与土地调查、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与房产管理、土地经济学、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技术、控制测量、GPS定位测量等。
四、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增设专业素质培养课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基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两大就业面向,即测绘企业和施工企业,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施工测量两大方面专业技能,实施“两轮顶岗、五化教学”,专业技能训练与与实际生产任务相结合,创建了“实习·生产”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寓教学于生产,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
五、就业深造
本专业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交通、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等工作。同时学生可以选择升入本科院校进一步学习。
本专业已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5000余人,近五年本专业毕业学生1982人,平均就业率为97.41%,专升本录取率95%。毕业生到企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河报等媒体均有相关报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在90%以上,毕业生在企业行业中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
一、专业技术概况: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隶属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范畴,它是利用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环境、其他目标或过程获取可靠的信息,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和表达的科学与技术。该技术运用广泛,例如我国嫦娥工程中月球三维地图的绘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三维地形图的绘制等。
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首批全国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群。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遵纪守法”的高尚思想品德,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具备摄影测量影像获取、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影像解译和分析的能力,掌握数字地形图测绘、计算机地图制图、航空摄影像片控制与调绘和从航空摄影及卫星遥感影像中恢复重建三维空间信息和识别影像上目标属性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为测绘类新技术密集专业,是测绘技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三、主要课程:
航空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遥感技术应用、GPS测量定位技术、地形测量、计算机制图(CAD)、Microstation、数字测图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工程测量、GIS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测绘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2人,测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4人。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测绘与城市勘察设计部门,从事国土资源利用调查、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支持等工作;铁路、公路、电力勘测设计部门,从事线路工程勘测、获取基础数字空间信息和生产数字基础图件等工作;水利、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等部门,从事环境遥感监测、数据提取与分析等工作。
六、实训条件:
本专业实训室是在首批全国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期间,由中央财政资金和河南省教育配套资金支持建设的。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集空间卫星遥感、地面自动化测量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与地球科学完美结合于一体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我院于2002年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是第一所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国土资源、城市规划、房产、测绘、交通等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GIS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建库、电子地图、导航地图制作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本专业学生所具有的技能特点与专长是能熟练掌握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测绘仪器和软件的使用,能熟练进行水利水电、线路工程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具有地图制图中级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擅长数字城镇建库和各种地图编制等工作。
二、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GIS)、GPS定位测量、地形测量、数字测图、计算机制图(CAD)、电子地图制作、普通地图编制、专题地图编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RS)制图、地籍测量、MapInfo软件应用、ArcGIS软件应用、GIS数据库、GIS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像处理等。
三、专业教学团队介绍
本专业具有一支素质良好,年龄、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并重,专兼结合,能适宜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本专业教学团队关注国内外GIS 学术和技术前沿,从基础性、前沿性、能力性出发,把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看成是最大的事情。建设了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
四、教学条件
本专业具有能够满足“教、学、练、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场所。拥有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全站仪、GPS—RTK接收机、移动 GIS 数据采集系统、手持激光测距仪、彩色工程扫描仪、图形工作站、计算机、绘图机、GIS软件(MapGIS、ArcGIS、MapInfo)。
五、毕业生就业
本专业已培养6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2005届100%、2006届98.11%、2007届100%、2008届97.86%、2009届98.32%、2010届100%。毕业的学生中,已有多名学生成为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如:2005届毕业生井小伟现为恒华集团上海恒桦可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2006届毕业生陈新刚现为北京天一佳信科技有限公司GIS项目部部门经理,2009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2008届毕业生吴涛现为北京天拓天宝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技术支持,2009年被公司评为优秀技术员。
六、专业前景
我国正处于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地理信息服务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极大的市场需求。纵观国际国内现状,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表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近年来,国外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且这一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较长时间。200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值达到750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元。当前在地理信息产业爆炸性成长的背景下,互联网地图、消费电子导航、数字城市、行业应用等领域出现强劲的市场需求,地理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未来几年用人单位的总体招聘量还将持续扩大,地理信息产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曲靖师范学院是全日制本科学院,地处我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乡、“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现有校本部、古城、环东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399亩。
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1912年设置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更名为曲靖。
1977年招收昆明师范学院曲靖普通(本科)班,1978年成立曲靖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建立曲靖教育学院。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曲靖师范学院。一代代曲师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熔铸形成了“苦乐交融育英才,百年树人铸精魂”的曲师精神。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045人,其中博士199人(含在读)。有专任教师779人,正高职称教师84人,副高职称教师25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43.26%,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77.40%。专任教师中有88位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省贴知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等共26人,入选云南省“两个计划”16人。有云南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长年聘任校外兼职教授65人,外籍教师8人。
院系设置: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5个教辅机构,设有本科专业57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23个高职高专专业,60个成人教育专业,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卓越人才、复合人才、拔尖艺体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徐文烈将军、《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抗日名将王甲本;“全国三八红旗手”、党的十八大代表胡艳,“云南省教育风云人物”、“云南省百优校长”郭跨存,“全国优秀大学生援教教师”、“云南省教育风云人物”梁春林,“全国模范教师”徐瑞等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竞赛中的获奖人数逐年上升,获国家级奖项521项,获省级奖项1023项,获奖人数达1544人。学生就业率连续12年处于全省高校前列。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5年获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和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教育厅表彰。
办学基本条件不断改善。现有校本部、古城、环东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394.46亩,校舍面积38.3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220余万册,电子图书资源量近10万GB;固定资产总值8.2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8亿元。2004年9月建成占地1157.46亩、集图书、体育、教育教学设备于一体、环境优美、充满浓郁现代大学气息的校本部。学校荣获省市“平安校园”、“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高三网
良好的办学条件
(一)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依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雄厚的国际教育资源,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教主要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俄罗斯、瑞士、韩国等国家。
(二)基础设施完善。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计算中心、视听教室、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以及会计学实验室、金融科学实验室、数字化模拟法庭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100多个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联通图书馆、学生公寓和校内各部门。
(三)先进的管理模式。学院设有行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团总支办公室等专职管理机构,拥有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先进的国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各项目均形成了特色鲜明、完善的教学体系。
合作办学项目
(一)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
(二)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合作开办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2”项目)、国际金融专业(“2+2”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2”项目)。
(三)与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联合开办会计专业(“2+2”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3+1”项目)。
(四)与俄罗斯贝加尔国立经济法律大学联合开办财务管理专业(“2+2”项目)、市场营销专业(“2+2”项目)、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2+2”项目)、艺术专业(“2+2”项目)。
合作办学优势
(一)区域优势。该校坐落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毗邻河南科技市场、河南移动、网通及中部软件园,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就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毗邻新京珠高速、郑开大道、郑州客运新站,具有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社会信誉。十几年来,该校的生源一直位于河南省二本院校的前茅,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2008年,该校再次入选“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位居大河网河南最具影响力的本科院校前5名。
(三)国际合作。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ISEC)与北美及欧洲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该校学习两年后,可以选择到北美及欧洲数十所高校留学,学生在国外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该校及国外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项目与爱尔兰、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该校专科毕业后,可以选择到爱尔兰、俄罗斯出国留学。通过这种方式,只需花费5至6年的时间即可获得硕士学位,为专科学生读本科、研究生提供了一条便利、经济、快捷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