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8 11:26:06 | 高三网
西南石油大学不是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西南石油大学是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学校建有成都、南充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000余亩。
3、学院设有19个教学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双一流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1、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776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0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10人。
2、专任教师208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
3、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
4、拥有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1人。
西南石油大学在2021年11月入选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
一、西南石油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西南石大”(SWPU),主校区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四川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本科具有招生资格专业78个,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9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二、西南石油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814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5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18人。专任教师21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
学术研究
1、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平台)300个。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协作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协作)7个。
2、科研成果 高三网
截至2023年4月,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
西南科技大学由四川省、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出资,在四川绵阳建立的一所高等院校,也是西南14所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当时与成都理工大学是比肩的存在。
但说一句你可能不相信的话,西南科技大学还是一所二本院校。 随着西南部城市的快速发展,成都重庆这些城市走上了发展多的快车道。而绵阳发展虽然紧随其后,但却与成都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绵阳唯一的高等院校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也受到制约。不过西南科技大学迁址也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问题。总体来说,有三点可以进行探讨。
一、绵阳虽然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属于三线城市
二、绵阳不足以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
三、生源质量下降、缺少高质量企业前往招生
一、绵阳虽然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属于三线城市
我国高校进入高数发展时期,西南科技大学升入一本院校也就在不久的将来,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多的科技企业,更多的政府支持来满足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而绵阳前两年才刚刚迈进三线城市的大门,无论是经济、社会、科技还是就业机会,都无法满足一本院校的发展。无论是学生还是人群,都希望往更大的城市发展,就好比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西部人口快速向东南沿海城市转移,这同样适用于高等院校。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学校本在南充,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不遗余力地将学校搬迁到成都,更为夸张的还直接把学校的注册地址更换到了成都,自此宣布西南石油大学全面落户成都。迁往成都之后获得了更加优质的生源,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高速运行的社会经济系统让这些学子拥有了用武之地。
二、绵阳不足以支撑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
高等学府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城市作为根基的,否则只会不断地沉沦。西南科技大学也是如此,曾经的西科大正面对刚成都理工大学,但现在甚至连成都理工的肩膀都够不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绵阳市无法支撑起西南理工大学的发展。虽然说绵阳拥有一座科技城,但如果把成都比作一辆奥迪的话,绵阳就是一辆奥拓。
绵阳的经济体量甚至只能够到成都的零头,二者根本不在同一纬度。无论是地方财政补贴,学校师资力量,甚至是学校所处环境,绵阳就算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无法跟陈那个度随便给点零头的多。西南理工大学选择迁都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了。
三、企业招生、生源报考都会受到地域的限制
很简单的一点问题,绵阳和成都拥有两所一模一样的学校,只是一个在新一线城市成都,另一个在三线城市绵阳,就算是用脚投票,大家都会选择成都。因为这涉及到以后的实习就业,发展空间。 每个人年轻时都会有一个梦想,往更大,更远,更繁华的地方发展。
因此导致同样的分数下,选择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更少,导校的入学分数线一而再,再而三的往下拉低。
此外,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企业都不会前往绵阳进行春招和秋招。路途遥远不值得跑这一趟,学校本身就是双非学校,同等级的学校在大城市中一抓一大把,何必费这么大力气前往绵阳进行招聘?绵阳作为一个三线城市,本地市场又无法为这些高学历人才提供足够的岗位,虽说岗位无高低贵贱,但也不能让他们选择销售客服类的工作吧(因为本人就在三线城市,工作基本是销售和客服岗位),就算选择了这些工作也是消耗了国家教育资源。别跟我说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发光, 对于有能力的人平台比工作重要。
综上所述,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已经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在西南科技大学升入一本院校之后,选择迁校到一个更大的城市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绵阳人民别激动哈。
以上就是高三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